湖北推广联盟

Hi, 请登录

《引爆点》读书体会

1.槽点

未论优点,先说不足:

(1)翻译太烂了!这种翻译损耗,已经影响到了书本的内容品质。

过长的句段,单调的论述,寡淡而拗口,文字有些枯燥晦涩,读起来费劲,没有畅快感,抓不住读者的注意力。这种情况化妆品网络营销优势,对于文字工作者,编辑和文案等,是要学会规避的。

(2)部分案例有牵强附会之嫌,甚至有些画蛇添足抓不住重点,并且部分例子太过赘余,拖沓乏味,没有形成明确的理论。

例子太多理论不足,更多是浅尝辄止,比如书中的附着力因素,分别包括了广告、文案、营销活动、产品质量等方面,没有很好地从理论上开放性展开、讨论、总结;为了说明流行潮的剧变性,甚至引用了温度降至0 ℃ 以下会下雪的例子,为解释而解释,画蛇添足;而美国战争的因素错综复杂,战争不是流行,它的发生是正态分布的,它的引爆不能说是因为小小的马童;自杀、犯罪潮、梅毒等例子是否合适,也值得讨论。

(3)部分论述缺乏说服力。

比如温斯顿的slogan,“Wiston tastes good like a cigarette should”(温斯顿,正同烟的味道),作者认为“正同”取代“正如”,是广告宣传成功的关键,然后理所当然地得出结论,简单修改措辞,可以制造流行的效果。玩弄文字游戏,常常是取巧和错误的做法。译者标注的温斯顿和智慧(Wisdom)谐音,一语双关,锦上添花但并非根本。这则slogan不但简洁精炼,最难能可贵的是,它同时传递了产品的定位、品牌理念、特征,同时还借助了烟的味觉符号,让人印象深刻。书中还有不少地方,值得去推敲和认真验证正确性。

(4)从病理学的麻疹、冬季流感,提炼流行的特征,然后发散思维到社会学意义上的流行,不一定准确、切合、完整。

虽然号称是流行理论,但却没明说“流行是什么”。百度给出的具体解释是:

流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,指社会上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或某权威性人物倡导的事物、观念、行为方式等被人们接受、采用,进而迅速推广以至消失的过程。

书中根据流行感冒总结的流行三个特征是:(1)传染性;(2)微小的变化产生巨大的效果;(3)变化是突发而非渐进。但作为社会心理现象,流行的社会学特征,其实远不止这三个。

2.引爆点三要素

在一个产品的信息传播过程中,起初是漫长的低效的,这个时候,用户的增长很缓慢,而当用户累计到某个点的时候(一般来说是10%~20%的某个点,也称作引爆点),有机会迎来飞跃式的快速增长。从一个缓慢的增长曲线变为指数级的增长趋势,而从低速到快速的转变是突然的,快速的传播从这个节点开始。引爆点是制造流行的着力点。

作者在三个特征基础上,提出了引爆流行的三个法则。

(1).个别人物法则

揭示的是人们传播信息的行为。某些特别人物中有人意识到了时尚趋向,然后通过社交关系和积极努力,再加上自己的热情和个人魅力,把信息病毒式地传播出去。作者把这些具有“引爆”特殊能力的个别人物,分为了三类:联系员、内行和推销员。

他们发起并带动了整个传播过程:联系员是粘合剂,将信息传播到各处;内行们相当于数据库,为大家提供信息;推销员则负责说服人们接受该信息。转换到现代社会,联系员不必认识很多人,重要的是很多人认识他;内行更像是所谓的意见领袖;而推销员并非单单是意义上的“销售人员”,每个人都可以是推销员。

信息能不能真正病毒式的扩散出去,最最重要的让每个用户都成为你的推销员,或许是每个企业都梦寐以求的事情。

但是,现在网络营销的快速发展,三者的身份已经开始重合。目前,最好的特殊个别人物,可能就是明星、网红之类,盲目崇拜带来的粉丝经济是可观的,不过选择最好能和产品所在行业沾点边的明星和网红。三者之中,联系员和推销员的角色身份正在慢慢淡退,而内行却愈发重要。召集内行并服务于内行,打造内行的信息数据库,可能是企业初创成功与否的命门,这在当代信息混杂的环境内,尤为重要,在IT、汽车等领域特别明显。好比,许多人愿意去找某美妆po主搜推荐,开始在知乎上寻求经验的内行解答。这些是网络营销的优势和潜力。

(2).附着力因素法则

阐述了被传播信息的本身特征。在同等条件下,附着力越高的信息引爆流行的可能性越大。那什么是附着力呢?作者以一系列案例和模型,来阐述这个模糊的概念,有点啰嗦。其实一言以蔽之,所谓附着力,就是人们得到信息后,对其留下了多大的印象、有没有采取相应的行动、以及采取行动的程度如何。

但是作者认为,“只要在消息的措辞和传达上做一些比较简单的修改,就能产生巨大的收效和影响力”。有一定道理。附着力的第一程度是对受群的印象。最简单直接的就是产品的命名。一个好的名字能极大的增进信息的附着力。比如淘宝网、阿里巴巴(叠词)、去哪儿、苹果等网站名和域名,无疑降低了传播成本和用户的记忆成本。当然,除了名字之外,还有其他增加信息附着力的方式,例如产品的外形设计,三精的蓝瓶、可口可乐的女性瓶身设计,还可以从品牌标志入手,比如Adidas的三道杠明显突出,比Nike的勾儿在视觉传播成本更低。

关键是,让信息具有视觉化、具象化和可操作化的特征,只有这样才能引发非线性的几何级的增长,实现突然而全面的爆发。更多是消息的包装和传递,但消息和产品本身同样值得关注。比如现在的平台网络运营等,与其说是在争抢粉丝数或者点赞量,作为KPI和广告价值的衡量,不如说,我们是在争夺划分用户的注意力,争取用户的粘度。活跃用户才是真正的用户资源。

足够优秀的内容和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原因,内容营销是重中之重。在众多产品和信息中脱颖而出,要有令人过目不忘的特质。APPLE 公司的核心品牌是什么?IPhone 和iPad 。 品牌的打造意味着强大的附着力。

还有就是,一个附着力高的信息,不但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,更重要的是,它能影响人的行动。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互动性,因此如何通过平台的附着力增加用户的互动积极性,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。

(3).环境威力法则

人对自己周围环境的敏感程度比他们所表现的更为强烈。这就是所谓的有了“人和”“物和”,还要有“天时地利”。流行的事物、观念、行为方式等不一定是新出现的,有的可以是在以前就出现或已经流行过的,只是在新的一段时间又流行起来。这样的现象,环境起了绝对关键的作用。

作者将环境威力法则分为了“破窗理论”和“150法则”两部分。

“破窗理论”阐述的是具体情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,进而产生对信息传播的影响,其理论核心是“犯罪是秩序混乱的必然结果”。据此,我们可以蹭热点式地开展事件营销,将外部环境与产品结合起来,进行营销推广,参见杜蕾斯;餐厅开业时的免费试吃,甚至爆出喜茶的雇人排队新闻,造出火爆的假象,利用“从众效应”的威力。

与破窗理论阐述的相对共性环境影响不同,“150法则”揭示了相对个别环境的影响--群体环境。心理学家指出,人们在人群中考虑得出的结论,往往与他们独自一人时得出的结论截然不同--这是因为当人们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时,就很容易感受到来自身边众人的压力、社会规范和任何其他形式的影响。

作者更是进一步指出,任何新兴的、意识形态的传播都要借助于这种群体力量,当然,这理论可以应用到平台运营和线下活动等。“150”法则,强调群体规模的大小也是可以产生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,要发起大的流行,必须先发起一系列小规模的流行。

BBS社区无疑是其中一种方式。许多网站会致力于创造自己的特有文化,比如说云村的“故事段子大会”、豆瓣fans文化、朋友圈点赞综合症、虎扑的步行街和湿乎乎等等。这得益于它的社区环境。但是,根据“150法则”的负面特性,社区发展过快,群体容量过大,超出150的临界点后(150人应该指活跃人数,而不是全部人数)群体对成员的影响力开始下降。如果不加管理,这种大社区网站都会出现,网民逃逸事件。如何解决这个难题??豆瓣小组是个好模板。

还有个有趣的现象,如果使用了明星、网红、大V这种联络员或推销员,似乎150的群体规模,不会受到限制。

3.读者个人总结

把流行理论三法则转换到营销思维上,大概

试看结束,如继续查看请付费↓↓↓↓
打赏0.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,立即打赏

来源【全网营销】自媒体,更多内容/合作请关注「辉声辉语」公众号,送10G营销资料!

相关推荐

评论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
  • 网址
二维码
评论